近期收到的邸報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憂b如五月時東寧派遣四艘貨船前往日本貿(mào)易并借兵,卻遇風(fēng)漂到朝鮮。因朝鮮君王膽小怕事,將船上九十五人全部交予清廷處置,導(dǎo)致全員慘遭毒手殺害。聽聞此事,東寧人無不憤慨。
喜b如自前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封鎖暹羅灣使東寧與東南亞的交易停滯之後,今夏終在柬埔寨國王的默許下,東寧唐人軍以軍事手段洗劫了柬埔寨的荷蘭商館,壟斷南海的貿(mào)易市場。
配合日本幕府將軍的支持、中國沿岸的走私貿(mào)易和寓兵於農(nóng)的屯田制帶來的本土糧倉,東寧經(jīng)濟呈現(xiàn)一片欣欣向榮,前景充滿希望。
然而最大的新聞,當(dāng)屬康熙帝派遣清廷刑部尚書納蘭明珠與兵部侍郎赴泉州與靖南王耿繼茂商討對於東寧的招撫[1]。使節(jié)持詔渡海,自澎湖搭乘鑾儀船已在昨日抵達臺灣本島。鄭經(jīng)召集文武百官與招安使者會談,蔣勝也在今日商議之列。
難得有一日蔣勝下朝後直接歸家,而非到校場練兵。他一邊讓宋氏替他更衣,一邊與妻子談起朝會之事。
後來明惜才知道,維系父母關(guān)系的并不是什麼故劍情深,而是政治同盟。上自鄭成功與太妃董友,下至陳永華和夫人洪氏,明鄭官眷往往都是出自書香世家的nV子,憑藉優(yōu)秀的政治敏銳度和見識成為丈夫的得力夥伴。而明惜的母親亦出身士族,自幼飽讀經(jīng)書,聰慧練達,總能適時的點出時弊或是開導(dǎo)蔣勝的武將腦袋。
「那個叫明珠的滿清官員寫了封信,要我們削發(fā)稱臣,我呸!」明惜靠在門邊偷聽,不想門沒有掩實,她一個趔趄摔進房里,只能對著已換成便服坐在桌邊喝茶的父親傻笑。
母親溫柔的招呼她過去,把她抱到膝上讓她坐著,一邊順著她柔軟的頭發(fā)一邊問:「阿惜想聽爹娘說話是嗎?」明惜點點頭,伸長脖子想看桌上的公文。
蔣勝對她笑道:「這些阿惜看得懂嗎?」
邸報都是繁T楷書,她看得可懂了。「嗯!」
「那你念給阿爹聽?」蔣勝隨手cH0U了一份公文遞給她。
「好呀!」明惜接過,朗聲讀道:「今東寧遠在海外,非屬版圖之中,東連日本,南蹴呂宋,人民輻輳,商賈流通。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倘麾下以濱海為慮,蒼生為念,則息兵安民,誠不佞之素志。」[2]她瞪大眼,哇靠,y氣啊,這不就是互不隸屬的意思嗎,震驚,鼻祖竟是鄭經(jīng)!
內(nèi)容未完,下一頁繼續(xù)閱讀